警事风云>奇幻玄幻>唯一战胜国 > 第两百二十八章:夏收到来
    一亿吨的小麦产量,如果要把所有粮食用海运的方式运出去,那么每天要有,瞰两万吨级的运粮船从港口出发,才能在一年之内把这些粮食运出去。

    造船业是夏钧之前长期投入的一个项目,目前己经走上了快速扩张的轨迹,由于华东各省造船业将零部件放在内陆工厂生产,此时每个月便能制造出近五十万吨的商船,远远的将美国甩在身后。

    此时华东远洋公司的远洋商船吨位已经达到了九百万吨,这是每个月夏钧加大造船业产能,以及造船厂自己增加产能,以及夏钧直接从系统中购买商船所积累的结果。

    而其他远洋运输公司的商船吨位总量也达到了一百万吨,中国的远洋商船总吨位已经达到了一干万吨的大关,而美国此时的商船吨位只有五百万吨,被中国甩开了一半的程度。

    这只是远洋商船吨位,而在运煤船、油轮吨位上,已经突破了八百万吨。

    造船业以及海洋运输业也是当前为中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领域,这个领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,解决了大量工人的生计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中国还承接了协约国的商船制造订单。

    因为首创船只零件内陆制造的模式,使得中国的造船业正以一个十分疯狂的速度扩无着,以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。

    需求就是动力!

    加上夏钧不断作弊,运力问题并非问题,这是夏钧首先解决的,所以粮食产量虽然多,但却是能够运得出去的。

    为了应对夏收,夏钧还是继续从兑换平台上购买了二十艘三万吨级的集装箱运粮船。

    中国规格的集装箱码头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向世界普及,其中主要以华东集团在海外投资修建的集装箱码头。

    由于集装箱码头的优越性,其后迅速被其他国家所引用。

    就集装箱规格问题,华东政府在上海召开了各国行业会议,共同签署了以中国规格为标准的集装箱规格。

    此时集装箱码头在中国最为普及,若是采用其他国家的规格,那么中国的集装箱码头都得改,这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协约国为了能与中国的贸易更加便利,自然是只能接受这样的集装箱规格,而美国当前又没有普及开他们的集装箱码头,因此美国在协约国接受了中国的集装箱规格后,他们自然也得按照这样的规格来做。

    集装箱码头的普及使得运费再次降低,中国的商品在外贸方面因为这样的技术,而消除了许多远道而来的成本劣势,为很多原本不具备外贸条件的商品创造了条件。

    中国的海洋运输发展如此之快,也得益于德国造船技工的大量到来,否则产能也不可能增长得如此快速。

    华东远洋运输公司的规模再次扩大,为应对夏收后的粮食运输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
    不过运输量在未来还会增长,夏钧叫来王成义询问造船业的产能的扩大情况,王成义这些年淡定了许多,不再像当初那样,对于举债扩大产能提心吊胆,事实证明,委员长是如此有先见之明,欧战一爆发,造船业马上迎来了难得的黄金时期。

    “我们在今年之内,可以把每个月的远洋商船产能提高到六十万吨左右~~今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运输方面没有缺口,还能有部分的运输力用于其他国家的揽载业务。“王成义拿出一堆资料对夏钧汇报起来,同时他还对运输量进行了调查。

    夏钧这才放心了,粮食就算是运不出去也无妨,现在在搞粮食储备,今年多储备一些就是。

    就算是农业发达,粮食储备也是必须要做的。

    一年一度的夏收再次来临,今年夏收的规模更小,但粮食产量更多,今年的粮食价格比较平稳,没有再出现下跌的行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