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事风云>青春都市>南宋军神 > 第363章 冲天起,百万金(上)
    从刘家庄里一角发出的惊雷固然是惊天动地,但生活在刘家庄里的人像是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声音,尤其是研究院里的人,基本上就没人去好奇的。

    而在三面丘陵包围的实验场地里,却是另外一番景象。

    爆炸导致的黑烟扶摇直上,而作为标靶的一处临时建筑此时已经四分五裂,并且陷入火海之中。

    这是刘涚的要求,改良的火药加上其他引火之物,造成的效果的确是令人惊叹。

    “再来!”

    在刘涚身边,是一水排开的工匠,随着刘涚下达命令,一个造型奇特的三角型架子被两个工匠抬出来。

    这是个长五尺高三尺,由坚硬的木头打造成的支架,但其实这个支架不是关键,关键的,还是支架上面放置的,那个长长的,黑乎乎的东西。

    若是有后世人看见这个东西,必定会惊呼一声:呀,火箭!

    是的,圆锥形的头部,圆柱形的弹体,以及四片三角形的尾翼,这个东西,根本就是一枚缩小版的火箭,当然,用来飞出外太空肯定不可能,现阶段刘涚也不会去弄这样毫无意义的东西,事实上这种造型除了用于发射外太空飞行器的火箭之外,用于战争的时候,还有另外一个称呼:火箭弹!

    火箭弹,就是刘涚抛开眼下冶金和铸造水平,另辟出来的蹊径!

    制造利用火药反冲力而飞行的东西,宋朝的工匠们是有经验的,只不过因为火药纯度等方面的原因,真正投入实战的飞行类火器很少。

    因为看不到前景,所以朝廷也就没有在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进行研究。可刘涚不同,他深知火箭弹这种东西在后世军事领域的重要性,这玩意儿的确是个好东西,否则也不至于在二十一世纪,世界军事力量排名前五的几个国家,还在孜孜不倦的改良火箭炮了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火箭炮具备了射程远、威力大、技术含量和成本低这些显著的优点,才会让包括中国、俄罗斯等军事大国始终不断的深入研究,最终制造出来的火箭炮,其使用成本和效果比,远超那种精确制导导弹。

    当然,以目前的科技水平,想要制造出后世那种动辄可以飞行几十公里的火箭炮很难,但是想要制造出飞行三五里的火箭炮,却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    就拿刚刚发射的那枚火箭弹来说,在推进部装药三成的情况下,也飞出了一里路的距离,也就是说,满装药飞两里路简直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不过光是射程远并不能解决问题,目前研发的火箭弹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难题,就是精度。在制造这些火箭弹的时候,几乎所有流程都是人工完成的,这种方式必然导致最终的成品优良程度有着差异,当所有的部件都组合在一起的时候,就会出现巨大的差别。

    比如这第二枚测试的火箭弹,刚刚从支架上飞出去,就彻底的偏离方向,飞出一里之后,刘涚目测至少偏离了半里多,这样的精度,简直不敢恭维,至于说爆炸的效果倒是符合刘涚的要求。

    见这枚火箭弹是如此效果,那些工匠们的脸色也有些难看。他们在朝廷的匠作营时,收入固定且相当少,地位也极其低下,任何人到了匠作营都可以欺负他们一把,但是在这里,刘涚给他们吃给他们住,收入也是过去的十倍以上,一个人工作就可以养活家,而且还能吃好穿好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在刘家庄,研究院的人地位是非常高的,即便是寻常的一些将领,见了研究院里的工匠,那都是要见礼的,这种尊重,比起给高福利,更是让这些工匠们发自内心的感激刘涚。

    然而在给了这么好的待遇之后,仅仅是按照刘涚给出的思路,用了三个月的时间,他们仍旧不能做出让刘涚满意的产品,这种挫败感让工匠们内心非常的难受。

    “再来!”

    反倒是刘涚,并没有因为一枚火箭弹的失败就发火,甚至连一点责怪工匠的意思都没有,他眼神之中闪烁着浓浓的鼓励味道,当工匠们将火箭弹搬过来之后,又指点着工匠,对火箭弹的尾翼进行最后的调试。

    “点火!”

    确定已经不用再调试之后,刘涚下令点火,“轰”地一声巨响,火箭弹飞了出去,虽说仍旧有些走偏,但是比起上一枚来,已经好了很多,最终的落点距离第二个标靶的距离,不过只有区区数十步而已。